當前,湖北省中稻正值大面積收獲,晚稻、再生稻豐收在望。隨著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的大力推廣應用,機械化收獲在水稻收獲中正發(fā)揮主力軍作用。針對機械化收獲過程存在的損失較大問題,各級農業(yè)農村部門要牢固樹立“減損就是增產、減損就是增收”理念,千方百計減少產量損失,全力奪取秋糧豐收,F(xiàn)提出以下技術指導意見,請各地結合實際抓好落實。
(一)按品種特性選擇合適機型減少損失。一是按脫粒難易選擇機型。收割易脫粒品種使用全喂入收割機,難脫粒品種采用半喂入收割機。二是按株高調整喂入深度。株高為110厘米以下、穗幅差≤25厘米,選用半喂入式聯(lián)合收割機;株高超出110厘米時,可以適當增加割茬高度,對半喂入聯(lián)合收割機要適當調淺脫粒喂入深度。
(二)按成熟度選擇收獲時期減少損失。收獲過早或過晚、收獲時含水量過高過低都會造成脫粒清選損失。收獲過晚如遇連綿秋雨,還會引起穗發(fā)芽造成嚴重減產。一是按成熟度確定收獲時期。一般以稻谷籽粒含水量15%-28%、水稻的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較為適宜收獲。在易發(fā)生自然災害或復種指數(shù)較高的地區(qū),為搶時間,可提前至九成熟時開始收獲。如果水稻完全成熟后收獲,谷粒由黃變白,枝梗和谷粒都變干,特別是經過霜凍之后,晴天大風高溫,穗莖和枝梗易折斷,盡量降低留茬高度,一般在10-15厘米。二是按露水程度確定收獲時間。由于早上7:00前水稻植株存在露水,籽粒不易脫落導致?lián)p失率升高,10:00以后露水逐漸消散,植株比較干爽,易于脫粒,建議適宜收獲時間為10:00后開始收割,當然也要根據(jù)具體的天氣情況定時間。
(三)按水稻田間長勢確定機收方法減少損失。一是倒伏或在較為泥濘的濕田中水稻,選擇好天氣調整收割機作業(yè)參數(shù)。應提前2-3天排干田中積水,收割時間選擇晴天、空氣干燥的時間段以減少損失。作業(yè)速度一般采用Ⅰ檔或Ⅱ檔,前進方向應與水稻倒伏方向相反或與倒伏水稻成45°左右。適當向前向下調整撥禾輪,以確保順利撥禾和正常切割。二是不同株高或密植水稻,調整收割機作業(yè)參數(shù)。低矮、水稻的收割,要調低撥禾輪的位置,調小伸縮桿與割臺底扳的距離,適當提高收割機前進速度,借以增加喂入量,使水稻收割機經常處于滿負荷工作狀態(tài)。高莖稈水稻的收割,將撥禾輪上的撥齒調整向前傾斜8-15°,以加大水稻收割捕捉能力,同時調高撥禾輪的撥齒接觸在被割水稻的2/3處,調大伸縮桿與割臺底板間的距離,適當降低收割機前進速度。三是密植水稻的收割。要降低收割機作業(yè)速度,防止割下的水稻堆積堵塞。
(四)選擇適宜收割機行走路線減少損失。一是選擇適宜收割機行走路線便于操作。水稻聯(lián)合收割機的卸糧一側通常在右側,行走路線以逆時針作業(yè)為宜。從易于收割機下田的一角開始,沿著田埂割出一個割幅,割到頭后倒退5—8米,然后斜著割出第二個割幅,割到頭后再倒退5—8米,斜著割出第三個割幅,用同樣的方法開出橫向方向的割道。規(guī)劃較整齊的田塊,可以把幾塊田連接起來開好割道,割出三行寬的割道后再分區(qū)收割,提高收割效率。二是選擇適宜收割機行走路線減少漏割。收割過程中機器保持直線行走,避免邊割邊轉彎,壓倒部分谷物造成漏割,增加損失。水稻長勢好,產量高,收割機作業(yè)速度可慢些,如果稻田干硬收割間作業(yè)速度可快些。
(技術來源:國家水稻產業(yè)技術體系)